English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中国科学院 | 动物所
本站查询
 
首页 实验室概况 新闻动态 科研成果 科研队伍 合作交流 研究生专栏 规章制度
科研动态
通知公告
实验室新闻
科研动态
学术活动预告
图片新闻
通知公告
[8-25] 昆虫多样性系列学术报告
预告:优秀大学生走进中国科学院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重点实验室活动
全国生物系统学学术论坛通知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2014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招募通知
中国动物学会第十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第二轮通知
动物研究所2014年优秀大学生冬令营活动开始招募啦
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院重点实验室召开“青年学者发展战略研讨会”
现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李枢强研究组对于亚洲洞穴蜘蛛的研究成果发表在Global Change Biology
李枢强研究组对于亚洲洞穴蜘蛛的研究成果发表在Global ... [ 2017-10-30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李枢强研究组通过对亚洲东南部的洞穴小类球蛛属(类球蛛科)蜘蛛进行研究,发现中新世中期的气候巨变似乎是塑造亚洲半洞穴无脊椎动物生态差异的主要动力,并驱动了亚洲中纬度地区永久地下生物群的形成。该成果于2017年10月21日在国际著名期刊Glo...
   查看详细 >>>
李枢强研究组关于古地中海变迁重塑水生动物多样性分布... [ 2017-10-20 ]
     古地中海(Tethys,又称特提斯海)在6500万年前横贯欧亚大陆的南部地区,连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青藏高原也被古地中海所覆盖。4000万年印度板块、非洲板块与欧亚的碰撞形成了阿尔卑斯-喜马拉雅造山带,标志着古地中海的海退,1500万年前阿拉伯板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导...
   查看详细 >>>
李枢强研究组对于青藏高原蜘蛛的研究成果发表在Systematic Biology
李枢强研究组对于青藏高原蜘蛛的研究成果发表在Systema... [ 2017-05-08 ]
     李枢强研究组通过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隙蛛(漏斗蛛科)进行研究,发现该地区在始新世-渐新世期间的造山运动对隙蛛的起源、扩散和多样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甚至导致了部分隙蛛类群的灭绝。该发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近些年地质学家和生物学家在青藏高原隆升时间...
   查看详细 >>>
张勇研究组关于逆转座子所介导的复制突变过程的工作在Genome Res.和Scientific Rep.发表
张勇研究组关于逆转座子所介导的复制突变过程的工作在G... [ 2016-11-02 ]
     该研究首先在黑腹果蝇中鉴定出15个多态性的逆转录基因,发现它们都具有一种相同的结构,即中间为逆转录基因,两侧为LTR逆转座子的嵌合结构。这些逆转录基因与逆转座子的融合点存在微同源序列,说明它们与LINE-1介导产生的逆转录基因不同,而是由一种模板跳转的机制产...
   查看详细 >>>
动物所在有爪动物门古生物地理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动物所在有爪动物门古生物地理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 2016-09-30 ]
     近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杨星科研究组白明博士与德国科学家合作,通过研究产自缅甸白垩纪(约一亿年前)的有爪动物门琥珀,对冈瓦纳古陆起源的生物类群如何扩散到劳亚古陆这一古生物地理学问题进行了详尽诠释,9月29日,该成果已在线发表在《当代生物学》(Curren...
   查看详细 >>>
共5页  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尾页
版权所有 ©2008-2017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院重点实验室
地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 100101 京ICP备050646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