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中国科学院 | 动物所
本站查询
 
首页 实验室概况 新闻动态 科研成果 科研队伍 合作交流 研究生专栏 规章制度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实验室新闻
科研动态
学术活动预告
图片新闻
通知公告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2014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招募通知
中国动物学会第十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第二轮通知
动物研究所2014年优秀大学生冬令营活动开始招募啦
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院重点实验室召开“青年学者发展战略研讨会”
动物研究所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院重点实验室“百人计划”岗位招聘启事
国家动物博物馆科普讲堂(第48期)预告:从亚马逊到南北极
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自然科学类场馆科普培训班” 第二轮通知
现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实验室新闻
第一届昆虫物种多样性监测网络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
2015年10月10日

参会人员合影

  9月22日,“第一届昆虫物种多样性监测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并在中国昆虫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组织和支持下取得了圆满成功。会议为中国昆虫多样性监测网络建设提出了设计思路和具体实施的基本框架,为国内昆虫多样性监测和保护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会议建议在中国昆虫学会和昆虫分类学主要科研单位(如中科院动物所等)的主导并参与下,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昆虫多样性监测网络的管理、协调,以加速中国昆虫多样性监测进程:   

  1)分类人才是多样性监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目前国内传统分类学从事人员仍然在持续减少。尽管分子生物学技术为生物多样性发现提供了部分弥补选项,但我们仍需加强和引导传统分类人才的培训。监测、调查和分类队伍的持续稳定也是多样性监测的关键因素。   

  2)多样性监测方法和手段层出不穷,为了能够积累有效的多样性数据和规范地比较数据,建议将监测流程规范化,形成行业标准,同时也考虑和国际接轨的问题,充分保障多样性监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从生态功能的角度,选择具有代表性或有显著意义的昆虫功能类群进行监测,如传粉昆虫等。结合我国目前环境持续恶化的生态现实,必须监测水生、土生昆虫类群,如弹尾虫、毛翅目、蜻蜓等,为国家环境评估和保护提供支撑数据,建设可持续生态文明。同时,考虑到公众参与度和影响力,像蝴蝶等观赏昆虫也可列入监测目标。目前的专家人力和经费并不允许同时监测所有昆虫,目前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做到。因此,为了避免浪费和将来的拓展,收集昆虫时可以多考虑使用马来氏网、吸虫塔等工具进行广谱、高效的调查和监测方法。   

  4)加强学会的组织、协调和参与,如提议建立“传粉昆虫专业委员会”等。加强协调和管理,如部门之间的合作互补、研究团队之间合作方式,有目的性地持续推进多样性调查与监测工作。建议在启动阶段就将顶层设计好,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去推动实施,以防止多样性监测的零散、低效、浪费。   

  5)加大公众参与力度,加大昆虫多样性保护宣传力度。江苏蝴蝶监测中公众参与方式并不是偶然形成的。这在发达国家中早有先例,多数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效率、科学性、成本上达到可控平衡。科学家们有必要走出实验室,以科普的方式多参与公众和媒体活动。   

  6)“经费、队伍、监测技术”的稳定是昆虫多样性监测网络有效运行并获得长期数据数据的有力保证。目前网络还没有形成稳定的财政支持,建议从国家、部委层面推动项目的设计、经费的申请、落实和监管。


版权所有 ©2008-2017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院重点实验室
地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 100101 京ICP备05064604号